(资料图)
今年一季度全市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逐渐复苏。根据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发布的《一季度经营主体活跃度运行分析报告》看,全市一季度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7360户,同比增长8.87%,累计在册经营主体37.2719万户,同比增长8.78%,占全区累计在册总数48.2%。
“水深鱼归、水多鱼多”。新登记经营主体的大幅增长,离不开便捷的市场准入制度。这些便捷举措是我市围绕市场经营主体不断深化服务改革的结果,需要持续保持和不断深化下去。更重要的是,确保这些市场主体更好地活下去。这就需要多元发力,综合施策,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,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,也可以为全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。
降低市场准入门槛,给经营主体更多机会。经营主体想要生存和发展,需要到市场上寻觅机会。可以采取降低准入门槛,简化手续的措施,加快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进程。不断优化市场环境,加强市场环境的监管和治理,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法律、法规、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,维护市场秩序,促进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。
一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中,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1504户,是新增企业总量的2.1倍,个体增量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住宿和餐饮业,居民服务业4大行业,这些行业也是吸纳就业的大户。帮扶他们持续减轻企业负担,降低经营成本,包括降低税费、社保费率、融资成本等,可以支持他们减轻初创时期的压力,利于企业更快步入正常发展轨道,从而带动更多就业。
推动经营主体升级。可以采取措施,支持中小企业向高端、专业、品牌方向发展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。加强信用监管,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,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,建立企业红黄牌制度,确保合法守规企业有所得,违法违规企业清出市场,确保市场良性运转。
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增多,印证整个社会发展意愿在回暖,我们需要呵护好大家创业的“火苗”,让这股热情持续下去,带动更多社会大众和相关产业发展下去,这样的市场活力才能带动整个经济行稳致远。
周志翔
关键词: